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保险>>保险动态>>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

一狼:A股强势上攻2个目标惟忠:大金融搭回调股

盘古:明天还有逼空大涨吗浩瀚:大盘中期底部将至

隐者:要有物极必反的认知江南:时间之窗开启反弹

叶孤城:大盘普涨难以持续巡航:大盘盘中跳水原因

彬哥:反弹高度取决于两事武人:这三个股大有可为

第六感:大盘午后因何反转中和:技术分析领先一步

龙头:大盘或宣告调整结束一哥:团结合作才能共赢

  • 又一长租公寓爆雷!黄金疯涨,“中国大妈”解套了?
  • 2019年那些翻车的首富们超强台风“利奇马”逼近
  • 全球股市重挫,黄金抢占C位警惕,又一白马股"凉了"
  • 中国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在朋友圈骂人被罚1000元
  • 人民币"破7",央行紧急声明亚洲“整容王国”套路多深
  • 教授建议降低法定婚龄一夜暴富的“锦鲤”女孩咋样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破净银行定增 险资积极认购

    2020-03-25 08:20:12 来源:中国证券报 已入驻财经号 作者:佚名
    分享到
    关注中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日前,贵阳银行(行情601997,诊股)收到监管批复,将以每股9元的价格非公开发行股票。截至2019年底,该行每股净资产为10.58元。贵阳银行此次破净定增得到了8家机构的认购,值得注意的是,有两家保险资管公司位列其中。

      分析人士称,一直以来,险资都比较青睐银行股。保险资管是长期投资,很多投资具有战略入股的性质。另外,银行板块股息率具备比较优势,可以满足险资对收益稳定性的需要。

      险资认购贵阳银行股票

      近日,贵阳银行收到贵州银保监局关于该行非公开发行普通股股票方案的批复。经审核,贵州银保监局同意该行非公开发行股份不超过5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45亿元。贵阳银行此次定增价格为每股9元,截至2019年底,该行每股净资产为10.58元。而贵阳银行3月24日的收盘价为7.67元,出现价格倒挂。

      某银行人士表示,“这种倒挂很正常,就像股价跌破发行价一样。现在银行股估值整体偏低,而增发必须满足一定的价格要求,这对于认购投资者而言会大大降低吸引力。一般而言,一级市场增发价格不会破净,否则原始股东不答应。”

      对于贵阳银行此次破净定增,认购投资者情况如何?

      据贵阳银行披露,此次非公开发行的发行对象共计8名,情况如下:厦门国贸(行情600755,诊股)认购股份数量不超过1.60亿股且认购金额不超过18.00亿元;贵阳市国资公司认购金额为8.29亿元;贵阳投资控股认购金额为1.66亿元;贵阳工商产投认购金额为1.18亿元;贵州乌江能源认购金额为0.50亿元;贵阳城发集团认购金额为3.00亿元;百年资管以受托管理的中融人寿的资金认购9.60亿元;太平洋(行情601099,诊股)资管以受托管理的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资金认购,认购金额为3.00亿元。

      银行高股息属性受青睐

      某险资人士表示,险资避险肯定会持有“国家队”的股票,包括大型银行、券商,这比较稳健,即使赚不了股票差价,赚年底分红也高于存款利息。

      一位保险资管人士表示,保险机构大幅超配银行,是因为银行的系统重要性保障了保险资金投资的安全性。而且,银行板块股息率具备比较优势,可以满足险资对收益稳定性的需要。与外资不同,高净资产收益率(ROE)并非险资最重视的财务指标,保险更重视公司的低估值、高股息属性。

      中国平安(行情601318,诊股)首席投资官陈德贤认为,在股权投资方面,险资一直坚持长期投资、集中持股策略,偏好高分红、低估值的大盘股,争取增加能够以权益法计入报表(长期股权投资)的优质蓝筹股的配置比例。

      浙商证券(行情601878,诊股)分析师邱冠华认为,从弹性角度来看,后续银行估值的修复,存在潜在催化路径。短期来看,美股虹吸效应减弱和保险权益投资比例将适度放开,从资金面角度舒缓了估值下行压力;中期来看,潜在的存款降息和经济预期企稳,为银行估值修复提供弹性。而从风险角度来看,如若海外疫情发酵、美股虹吸效应加剧、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估值历史低位的银行板块也不失为防守的较好选择。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