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金融监管局正式批复,同意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人保财险”)北京市分公司撤销重点客户营业部、健康保险营业部、第三营业部及金融街营业部。
时代周报记者查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现,截至2月17日,年内已有37家保险公司撤销107家分支机构。其中,人身险公司裁撤80家分支机构、财产险公司裁撤27家分支机构。
与此同时,2025年开年至今,已有19家保险公司新设41家分支机构。其中,财产险公司新设分支机构31家、人身险公司新设分支机构10家。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人身险公司的分支机构没有财产险公司分支机构那么重要,从营销的角度看,人身险公司的个险代理人可以不用常来分支机构,但财产险公司的销售人员需要有一个较近的固定的网点开展业务。 ”
人保财险裁撤四大营业部
2月14日,北京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人保财险北京市分公司一次性撤销重点客户营业部、健康保险营业部、第三营业部及金融街营业部四大营业部。其中,前两者是业务线调整,后两者是区域布局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被撤销的健康保险营业部与重点客户营业部,均已存续十几年之久。企查查显示,人保财险北京市分公司健康保险营业部成立于2005年8月,重点客户营业部则成立于2007年7月。
这并非人保财险首次裁撤业务线营业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此前在2022年9月,人保财险北京市分公司曾撤销大型商业风险营业部。
人保财险的前身是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国内历史悠久、业务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大型国有财产保险公司。该公司于2003年11月6日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不久前,人保财险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据人保财险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与2023年度相比将增加约20%到40%。
2024年,人保财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金额5380.55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机动车险部分实现收入2973.94亿元,同比增长4.1%;意外伤害及健康险部分实现收入1011.60亿元,同比增长9.7%;农险部分实现收入549.19亿元,同比下降5.7%。
在健康险业务收入增长的情况下,人保财险北京市分公司为何裁撤健康保险营业部及重点客户营业部?时代周报记者就此致电人保财险并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开年超100家险企分支机构撤销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7日,年内已有37家保险公司撤销107家分支机构。其中,人身险公司裁撤分支机构80家,占比74.77%;财产险公司裁撤分支机构27家,占比25.23%。
从企业角度来看,泰康人寿、中国人寿和华泰人寿分别以撤销24家、17家和7家分支机构位居前三。此外,另有4家保险机构撤销7个电话销售中心。
与此同时,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年初至今,共有平安财险、人寿财险等19家保险公司新设41家分支机构。其中,财产险新设分支机构31家,占比75.61%;人身险新设分支机构10家,占比24.39%。
人身险公司撤并分支机构占比高,新设分支机构却以财产险居多,形成鲜明反差。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这主要是因为业务模式和发展需求不同。人身险业务现在更依赖线上渠道和代理人团队的精细化管理,很多线下分支机构的功能被线上取代。而财产险业务虽然也在数字化转型,但在一些新兴区域或者业务增长点,仍然需要通过新设分支机构来拓展市场、提供服务。
实际上,在过去几年内,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一直在持续“瘦身”。
据原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退出市场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分别为971家、2197家、2966家。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统计,2023年共有2060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退出,其中人身险公司分支机构1337家,财产险公司分支机构723家;2024年共有1984家险企分支机构退出,其中人身险公司分支机构1365家,财产险公司分支机构619家。由此测算,过去5年内已有超10000家保险分支机构退出市场。
余丰慧预计,这股“瘦身潮”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直到找到一个平衡点,即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实现最高效的资源配置。另外,Deepseek等AI工具的接入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保险行业“瘦身”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