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保险>>保险动态>>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热点精选:华为汽车+云计算+存储芯片+有色金属

留意本周三重要时间窗口 科技分歧 阿里火热

8月天量后,9月开启新行情热点信息+个股公告

早间市场信息 早盘重要财经资讯汇总

如何看待九月投资机会 九月大盘分析 关注三大方向

下周可以把眼球放在北证 8月市场完美收官

常长亭:市场盘口密码正在酝酿新信号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消费贷贴息能“带飞”消费吗?

    2025-09-01 10:33:26 来源:和讯网 已入驻财经号
      

        

      

    文/刘思嘉

      

    9月1日,消费“国补”启幕。该政策通过“真金白银”的贴息机制,直接降低消费者贷款的利息支出,进而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

      

    除了面向消费者的贷款补贴“大礼包”,针对经营主体的“专属福利”——《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也在同步推进。双贴息政策协同发力,为消费市场注入活水。

      

    对此,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认为,此次贴息政策兼具短期纾困与长期转型双重目标。短期着力激活消费市场、缓解服务业企业资金压力,通过降低融资成本直接刺激需求。长期则引导信贷资源向民生消费及现代服务业倾斜,推动绿色家电、养老托育等薄弱环节补强。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如果贴息政策执行到位,预计将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激发消费活力。

      

    据中金货币金融研究估算,本次贴息政策涉及信贷共计15万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约6%,每年可为借款人节约利息约600亿元。

      

    01 1%贴息怎么领

      

    9月1日起,个人消费贷款迎来为期一年的贴息“国补”。 

      

    对于消费者而言,该政策的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用于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的消费。

      

    而且,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打破以往对整笔贷款贴息的惯例,精准支持其中用于消费的部分。不过,如果借款人将个人消费贷款用于非消费领域,或有其他违规套利行为,将无法取得贴息资金。

      

    随着贴息的脚步临近,多家符合条件的经办机构已经陆续开展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相关工作,那么如何办理贴息?可以补贴多少钱?

      

    以华夏银行(600015)公布的消息为例,每名借款人可享受1个百分点的年贴息比例,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每名客户可享受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多笔消费可叠加享受。

      

    华夏银行表示,办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业务的手续十分简便,新客户在申请个人消费贷款时即可同步办理。对于已经签订贷款合同的老客户,只需补充授权即可,目前,已能够在华夏银行手机银行app页面查看到“消贷贴息服务”入口,新老客户均可签约。

      

    除消费者有贴息福利外,针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这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的经营主体,贴息政策也在同步实施。

      

    具体而言,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相关经营主体签订贷款合同且贷款资金发放至其账户后,可享受1个百分点的贴息支持政策。单户企业最高可获得1万元的补贴(该补贴对应贷款规模为100万元),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短期现金流压力。

      

    02 双贴息如何“输血”消费市场

      

    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的双贴息组合拳,其红利涉及个人与企业的多层面经济活动。

      

    武泽伟表示,个人消费贷的贴息政策会惠及两类群体,一是具备稳定收入的中等收入家庭,其大宗消费(如汽车、家装)信贷成本显著下降;二是县域下沉市场消费者,依托普惠金融网络拓宽覆盖。贴息通过降低实际利率增强消费意愿,对耐用品消费的撬动效应尤为明显。

      

    “但政策效果受居民收入预期及储蓄倾向制约,需与其他社会保障政策协同发力。”武泽伟提醒。

      

    而对于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柏文喜认为,这项政策不是简单的“撒钱”,而是通过财政杠杆撬动银行信贷资源,精准滴灌到最需要支持的服务业领域。它瞄准了当前中国经济恢复中的关键“痛点”。明确支持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等8大消费领域。

      

    他表示,这些行业在过去几年受冲击最大,恢复也最慢。通过财政贴息,直接降低了它们的融资成本,等于是在帮这些行业的经营主体“输血”,让它们有能力更新设备、改善环境、提升服务,最终把消费重新拉起来。

      

    03 15万亿信贷撬动效应

      

    对于贴息政策的核心目标,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周迪认为,其是短期刺激与长期调整并重。一方面通过降低消费信贷成本直接提振居民消费,帮助服务业渡过难关;另一方面引导信贷资源向消费升级和服务业转型领域倾斜,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这种双管齐下的设计体现了政策的前瞻性。

      

    根据官方测算,中央财政每拿出1元贴息,约可撬动100元新增贷款,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而随着中秋、国庆等消费旺季来临,贴息政策有望成为经济稳增长的新引擎。

      

    对于贷款经办机构而言,业内人士表示,贴息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机构扩大业务规模获得更多优质客户资源,同时也有利于引导信贷资源向消费及服务业倾斜,优化资产结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拓展消费信贷业务。

      

    据中金货币金融研究估算,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个人消费贷款规模约12.5万亿元(剔除房贷和信用卡贷款),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经营主体的贷款余额2.8万亿元,本次贴息政策涉及信贷共计15万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约6%。假设相关贷款年化增速为7%,平均久期为3年,则贴息政策每年能支持新发放贷款6万亿元,其中撬动净增贷款1万亿元,为借款人每年节约利息约600亿元。

      

    不过,周迪也提醒,银行在执行中可能存在风险识别和定价能力不足,建议银行加强数字化风控建设。

      

    与此同时,执行中还需重点防范资金挪用风险,强化贷后流向监控;同时协调财政资金及时到位,建立中央地方协同机制。银行应完善风控模型,平衡政策响应与商业可持续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